拉丁中心与相伯古典语言课堂一如既往地合作,为大家提供古典语言盛宴

Journal of Latin Language and Culture n 9 now available
2021年4月15日下午三点,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逸夫楼,“拉丁语和西方语言”(Latin andWestern Languages)系列讲座迎来第一讲:“从拉丁语到意大利语——历史语言分析”。本次讲座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外国专家、拉丁语言文化中心主任麦克雷(Michele Ferrero)教授主讲,北京外国语大学欧语学院意大利语系主任文铮教授主持。讲座以意大利语和中文进行。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麦克雷教授介绍了拉丁语的历史演变,特别是从拉丁语到意大利语的转变。他强调,每种语言都有着双重价值和实际用途,其本身既可以作为交流的工具,又可以作为民族身份的体现。其次,麦克雷教授介绍了一些早期的意大利语文本。他认为,拉丁语词汇及语法的痕迹至今仍然明显。他还提出了所谓的“意大利语问题”,认为该问题始于但丁和他的《论俗语》(1304-1308)一书。他指出,白话适合处理各类话题,从爱情到美德,从战争到历史;它可以作为半岛所有居民的共同语言,既由贵族使用,同时又需要智者的监管。最后,麦克雷教授从语言学的角度介绍了拉丁语到意大利语演变的一些范例。比如所有名字不需要变格,但复数用主格;比较级需要使用两个词来表达;动词的时态变化及词的秩序;长、短元音和元音的变化;辅音的变化;介词递减到七个;代词变成冠词;等等。
在讲座最后,麦克雷教授还认真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有关拉丁语学习的问题。
今年没有公开表演拉丁歌曲。一些由学生或合唱团私下录制的歌曲可在此找到 This year no public performance of Latin songs. Some songs recorded privately by students or choirs are available here
https://weibo.com/u/7527361612?topnav=1&wvr=6&topsug=1&is_all=1
《孔子经典的拉丁文首译》一书由麦克雷(Michele Ferrero)教授编著,主要整理和编译了意大利来华传教士罗明坚所翻译的儒家经典著作的拉丁文手稿。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1543-1607)生于意大利,万历七年(1579)奉耶稣会之命抵达中国澳门开始学习汉语、传播天主教,他第一次将儒家经典翻译为西方语言,为中西文化交流碰撞拉开了序幕。他的作品有《葡汉辞典》、《圣教天主实录》、“四书”的翻译等。罗明坚为西方汉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本应与利玛窦齐名,但其学术成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得到学界的重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同仁们的协作下,麦克雷教授经过多方努力搜集、整理、编译了罗明坚所翻译的儒家经典拉丁文原始手稿,得以出版此书,对于海外汉学研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